会员名录
行业所属:
企业新闻
企业简介
产品展示
企业新闻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纺织业从“东”向“西”:寻找新的突破口
来源:网上轻纺城 发布时间:2015/7/2 9:55:06
与企业加速开拔海外形成对比的是,国内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速度正呈现放缓的现象。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预期的目标是“中西部地区产值比由2010年的17%提高到2015年的28%,每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但是现实情况比预期的要缓慢。
从本年度中纺联春季大调研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本年度春季大调研对于“区域结构调整”进行了走访,主要调研地区是近两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比较成功的省市——江西、安徽两省。这两省的调研情况显示,现在国内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在一点点放缓,由于国家整体各项要素成本的刚性上涨,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渐渐消失,再加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产业环境不够成熟,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吸引力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小,因此从东向西进行产业转移需要在“新常态”下“新的历史阶段”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区域第一”的增速下滑
不可否认,江西、安徽两省作为中西部的重要地区,近两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2014年江西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22亿元,位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3位。比“十一五”末增长1.8倍,年均增长28.9%,同比增长18.4%,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中部地区第1位。
2014年安徽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32亿元,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4位。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增速位于中部地区第2位。
作为第1位和第2位的江西、安徽两省,几乎可以代表着整个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情况,或者说是最优的情况。以江西为例,“十二五”以来的2011~2014年,江西纺织服装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4.2亿元,占全国的7.09%,占中部六省同行业投资总额的22.23%。
通过产业转移,江西纺织行业规模快速壮大,全国位次全面前移,继2011年行业主营收入突破1000亿元之后,2014年再突破2000亿元大关,实现“三年翻番”。在全国同行业的排位从2010年的第12位前移至第8位。而从落户项目来看也是如此,比如九江市每年落户的纺织服装产业项目数量占全市落户总项目数的1/5以上。应该说通过产业转移,江西省的纺织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随着整体实力的提高,省内产业渐渐呈现了一些自身的特点。目前江西省纺织产业发展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服装产业在近两年增加的纺织项目中的占比极大,成为了全省纺织行业第一大子行业。数据显示,2014年江西省服装主营收入(1234亿元)和利税(137亿元)均占全行业的过半以上。
除此之外,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如金源、华孚,江西省的棉纺产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奉新、瑞昌和德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纺织产业基地,其中企业大部分是行业高水平的产能。据悉,2014年全省棉纺产能达到520万锭,其中80%为承接高水平棉纺产能。
江西省是中西部地区承接的典范,有着棉花、苎麻的生产基地,为了吸引东部地区企业进行投资,其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主抓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省政府重视再加上一些列优惠的税收政策,积极承办各种产业转移工作交流会,做好规划、创新招商、落实服务等等一系列工作逐次推进和效果叠加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然而在2014年,江西省纺织服装行业持续了多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态势突然发生了变化,固定资产投资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全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5.8亿元,同比下降6.7%,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形成明显反差。
新阶段的艰难突破
江西只是一个代表,当前国内纺织产业转移整体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从数据来看,2010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只有1450亿元,到2011年只有一年时间,固定资产投资就增加到了2156亿元,而且同比也分别增长了46.5%和56.7%,远远高于同期东部地区的19.1%和25.3%。但是到了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498亿元、2791亿元和3228亿元,增速分别为15.9%,11.7%,15.6%,增速回落非常明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纺织行业的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也随之迈入一个新阶段。“增速放缓”应该是这个“新阶段”的最直观表现。有分析指出,对于“增速放缓”的原因有受行业总体增速趋缓的影响,也有受省内政策导向变化的影响,还有受部分企业海外布局的冲击影响总之从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已经“趋缓”,并且未来可能还会继续“趋缓”。
行业人士表示:“当前阶段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力正在发生变化,前期产业转移主要是要素成本、政策等因素,被动的情况多一些,现在单纯依靠成本优势吸引产业转移的方式已经乏力,随着省内转移、选择性转移等模式出现的情况下,企业更多的是基于自身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要进行更主动、积极的转移行为。”
而且现在许多西部地区的产业环境确实不足以支撑企业进驻后的良性发展,有的企业表示:“有些地区缺乏面辅料和服装等制品的批发市场,销售成问题”;有的企业表示:“有些地区印染后整理发展滞后,许多面料不是我么生产不出来,而是后道整理工艺太过落后。”再加上国家对各地区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清理规范,各省市在土地、税收、补贴等方面可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以及普遍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所有的一切变化都使得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企业进驻的优势越来越小,已经远远不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吸引力。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已经到了可以承受的顶端。未来几十年,东部地区的主要任务都将集中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新建产能可以说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未来的发展还是有着很大的空间,只是在今后的产业转移和区域结构调整应该更加注重科学性、可持续性、高起点、高水平的建设。有行业人士给记者总结了一下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与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结合,比如一路一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战略,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合作;二是与内需市场和城镇化发展相结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潜力的发挥;三是与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培育提升创新能力相结合,建设好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纺织的产业布局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推进,中西部地区需要针对自身不同特点,结合产业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继续实现纺织产业的区域结构优化,加速推动中国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
厦门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
闽ICP备13006593号
技术支持:
元码科技
网站首页
商会介绍
商会动态
业界动态
企业新闻
品牌企业展示
供需平台
会展信息
资讯中心
人才信息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